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捡漏诀窍:7类在职读研项目不用考试还能拿证(附最新学费表)

在职考研招生网 · 2025-04-28 11:43:44

非全日制研究生捡漏诀窍:7类在职读研项目不用考试还能拿证(附最新学费表)

很多上班族都在打听:"有没有不用考试就能读的研究生?单位评职称急着要学历,实在没时间备考哈!"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事。废话不多说:确实有7类正规的在职读研渠道,不用参加全国联考也能拿国家承认的硕士证,最适合工作5年以上的老职场人。

头一个要说的就是同等学力申硕,这个最适合本科毕业满3年的人。像北大、人大的企业管理专业,交2-8万学费,周末上网课,修完学分后参加校考和英语统考,通过率能有70%左右。去年我们公司财务主管老王就这么拿的硕士学位,现在都开始带团队了。

再就是中外合办的MBA项目,比如美国西东大学和上海高校合办的项目。这种不用参加国内联考,主要看工作经验和英语水平。全程国内上课,学费15-25万,毕业拿的是国外学位,可以做留服认证。适合外企中层或者想转行的,我们部门去年就有3个同事组团报了名。

体制内的朋友可以重点看看MPA和MEM,这两个专业现在很多985院校都开提前批面试。像清华的MEM提前面试通过后,笔试只要过国家线就行。去年有个在住建局工作的读者,就是靠十年项目经验通过提前批,笔试考了160分就上岸了。

要说最省心的还数高级研修班,特别是针对企业高管的EMBA项目。像长江商学院、中欧的课程,虽然学费要40-80万,但入学不用考试,主要看管理经验。上课都是案例教学,很多老板都是边上课边谈生意,我们公司副总去年在读期间就谈成了两个大单子。

这里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学费变化:2024年起,非全研究生的学费普遍涨了20%。比如武大的MPAcc从8万涨到9.6万,华师大的教育学硕士涨到7.2万。不过也有例外,像西北大学的MBA反而降了2万,现在只要6.8万,估计是招生压力大。

对了给个实在建议:如果单纯为了升职加薪,选学费10万内的同等学力申硕最划算;要是想扩大朋友圈子资源,30万左右的EMBA项目更合适;准备出国发展的,就选能认证的中外合办项目。千万别信那些“抱过”班,去年就有学员被所谓的"保录班"骗了8万定金。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捡漏指南:7类在职读研项目不用考试还能拿证(附最新学费表)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考公务员吗?单位不认怎么办?

一、政策明确:非全日制学历有资格报考公务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简单说,只要公务员招考岗位没明确标注“仅限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完全有资格报名

但要注意两个细节:

1. 看招考单位具体要求:极少数特殊岗位可能注明“全日制优先”或“要求全日制学历”,这类岗位需避开。

2. 提前确认证书效力:确保毕业时能拿到“双证”(毕业证+学位证)。部分早期单证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无毕业证)不符合报考条件。

二、单位不认非全日制学历?试试这三招

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但现实中仍有单位存在“非全日制=含金量低”的偏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做:

1. 准备好“三件套”材料

教育部红头文件复印件(教研厅〔2016〕2号)

学信网学历认证报告

学校开具的“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同等效力”证明

把这些材料装订成册当面提交,比口头解释更有说服力。

2. 直接找主管部门沟通

向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说明情况后仍被拒绝,可联系当地人社局或公务员局。例如某省考生曾遇到类似问题,通过向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处递交书面说明,最终成功通过资格审查。

3. 法律途径兜底

2020年就有真实案例:山东某考生因非全日制学历被拒,通过行政诉讼维权成功。虽然不推荐轻易走法律程序,但保留好报名记录、拒录通知等证据是关键。

三、给非全考生的实用建议

1. 报考前做足功课:仔细研究近三年目标单位的招录公告,避开明确要求全日制的岗位。

2. 主动亮明身份:报名时在备注栏写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提前消除信息差。

3. 展现专业能力:笔试阶段尽量考高分,面试时带上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实践项目证明,用实力说话。

现在不少地方已出台细化政策。比如河南省2023年公务员招录公告中特别注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同等报考待遇”。随着政策普及,用人单位的认知偏差会逐步改善。最关键的是自己别被传言吓退,符合条件的就大胆报考,遇到问题咱也有理有据去争取。

展开全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