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人还看学历吗?全日制/非全/在职研究生认可度真相
收到读者私信,"一朋友,我打算读全日制研究生,但听说现在企业更看重工作经验?" 这话让我想起去年某大厂HR私下说的实话,"我们筛简历时确实会先看学历栏"。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企业在招聘时到底怎么看待全日制、非全、在职这些学历,文末还准备了超实用的报考避坑诀窍。
一、三类学历的职场通行证现状
1. 全日制研究生,依然是"硬通货"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技术研发岗85%要求硕士学历
国企/事业单位入职定级时,全日制硕士直接定中级职称
但部分销售岗HR直言,"底薪多500块,不如3年实战经验"
2. 非全日制研究生(2017年后统考双证)
金融行业真实案例,某券商要求"全日制硕士起",但特别注明"优秀非全可放宽"
公务员考试明确标注,非全与全日制同等效力
制造业HR吐槽,"看到非全就怀疑是花钱买的"
3.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
某地产公司总监自曝,"自己读的免联考MBA,升职时确实管用"
但技术岗位普遍不认,"我们只看全日制统招硕士"
重点提示,部分院校单证项目已停止招生
二、企业筛选简历的3个潜规则
1. 行业差异定律
互联网大厂,全日制>非全>在职(技术岗尤为明显)
传统制造业,有证就行(管理岗偏爱MBA/EMBA)
金融行业,清北复交>985>双非(部分岗位要求本硕同校)
2. 证书关键组合
MEM+一建证书=工程管理岗香饽饽
MPAcc+CPA=财务总监培养对象
MAud+司法考试=风控部门抢着要
3. 读研成本公式
全日制,2年学费+少赚30万工资
非全,周末上课+3-5万/年
在职,5-20万学费(国际MBA可达50万)
三、“上岸人”的血泪经验
1. 全日制“防坑”秘诀
警惕新设专业,某高校AI硕士点刚批就招生
导师选择秘诀,看近三年实际带学生数量
宿舍真相,部分985已取消专硕住宿
2. 在职读研防骗诀窍
免联考≠不用考试(警惕菲律宾7日速成班)
学费陷阱,某院校EMBA突然涨10万
认证要点,留服认证≠学位认证
去年帮表弟选学校时发现,某211的MEM项目竟然有华为定向培养班。所以说,选对项目比纠结学历类型更重要。下个月正好是考研报名季,建议大家先想清楚职业规划再出手。
读研5年才发现,这些专业根本进不了国企
一、国企最爱招哪些人?
先说说国企招聘的"潜规则"。像中石油、国家电网、中铁这些巨无霸,每年校招70%以上要的是这6类,电气工程、机械自动化、土木工程、石油化工、会计财务、汉语言文学。特别是电力系统,去年我们省公司招了200人,180个都是电气专业。
二、这些专业要谨慎选择
1. 艺术类,别被"央企文工团"忽悠了
美院毕业的表妹去年想进铁路局,结果发现全系统就招2个平面设计岗,竞争者里光清华美院就来了30多人。像舞蹈、绘画、雕塑这些专业,除非是部队文工团特招,普通国企十年都不见得开一次岗。
2. 哲学历史,考公比进国企容易
朋友一同事读了5年宗教学硕士,说一千,道一万去了社区当干事。国企党群部每年倒是招人,但人家要的是马哲、党史专业,其他冷门方向根本不在招聘系统里。
3. 生物工程,听着高大上,岗位实在少
我师弟本硕都是211的生物制药,毕业那年跑遍所有药企,说一千,道一万发现国企只要两种人,车间操作工和药物分析岗,前者要专科生,后者只要药物化学专业。
4. 心理学,不是所有国企都需要"读心术"
除了监狱系统和极少数大型集团EAP项目,95%的国企压根没有心理咨询岗。就连我们万人规模的央企,心理辅导都是工会大姐兼职的。
5. 社会学,名字像公务员,实际两不沾
这个专业最尴尬,考公只能报三不限,进国企又拼不过人力资源专业的。去年市城投招企业文化岗,10个面试者8个是新传专业的。
三、特殊情况要留意
1. 特殊院校有绿色通道
中国石油大学的地质专业、华北电力的继电保护专业,这些特色院校的王牌专业,有时候比985还吃香。去年我们单位要了3个东北石油大学的,反倒刷掉了1个中科大的。
2. 军工类国企有隐藏要求
想进航天科工、中船重工这类单位,机械专业最好选过军工课题的。上次二院来招人,明确要求有"飞行器结构设计"项目经验的。
四、选错专业怎么办?
如果已经入坑也别慌,这三招还能补救,
1. 赶紧修个二专业,很多国企承认双学位,会计、法律这些万金油专业最保险
2. 考证要趁早,注册电气工程师、一建这些硬通货,有时候比学历管用
3. 实习要走对门路,每年寒暑假的国企见习生计划,表现好的可以直接留用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同门师妹本科读的食品科学,考研时果断跨考到电气工程,现在在南方电网美滋滋。所以说专业选得好,真的少走十年弯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