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时间表出炉!手把手教你避开这些坑
我,"全日制研究生到底什么时候报名?错过时间还能补报吗?"作为经历过考研全流程的“上岸人”,今天就把最新鲜的报考时间线和注意事项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明白。
一、2024年报考关键时间节点(以研招网最新通知为准)
1. 9月24日-27日,预报名开启(每天9:00-22:00),应届生优先填报
2. 10月8日-25日,正式报名通道开放(每天同时间段)
3. 11月上旬,网上确认材料提交(具体日期各省不同)
4. 12月23日-25日,初试笔试时间(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我强调一点三个容易踩雷的地方,
第一,报名时千万别卡对了一天!去年我室友就因为系统卡顿错过确认,白复习一年。建议提前3天完成报名,留出修改信息的缓冲期。
第二,报考点选择有讲究。应届生选学校所在地,往届生要选户籍地或工作地(需提供社保证明)。去年有个同学选错考点,临考前一周才手忙脚乱改信息。
第三,报名信息表要打印三份。现场确认、复试、入学都可能要用到,电子版也要存网盘。去年就有考生手机丢了找不回报名号,急得直跺脚。
二、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有什么区别?
A,预报名主要面向应届生,两个阶段填的信息都有效。但往届生要等到正式报名才能填报,千万别搞混。
Q,错过报名时间能补报吗?
A,研招网系统到点就关,没有任何补报机会。建议在手机设置3个提醒闹钟,分别在报名开始前1周、3天、1天提醒。
Q,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
A,在报名期间可以修改报考信息,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如果更换报考点需要重新缴费;二是招生单位、考试方式等重要信息修改后,原有报名号会失效,需要重新生成。
三、“懂行的人”的血泪经验
1. 报名当天别急着抢早,早上系统容易崩溃。建议错峰操作,选择午饭或晚饭时间登录。
2. 证件照要按最新要求拍,别用美颜过度的照片。去年有考生因照片与本人差距大,现场确认被卡。
3. 保存好学历验证码,建议把学信网账号密码写在本子上。我见过太多人临考前发现账号被盗,急得跳脚的例子。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掏心窝的话,考研就像赶火车,时间表就是你的车票。把这些关键日期用红笔圈在日历上,设置好手机提醒,千万别让一整年的努力败在报名这件小事上。
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哪些?这些要求你必须知道
一、学历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报
1. 本科生,只要你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包括自考、成考、专升本),应届生也能报名。但注意,有些学校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报名前一定要看准招生简章!
2. 专科生,专科毕业满2年(从毕业到研究生入学当年9月算)就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不过要注意,部分名校或热门专业会额外要求,
发表过论文
通过英语四级
加试两门专业课(复试时考)
3.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可以直接报名,但部分学校不允许同时读两个全日制学位。
划重点,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的学历只要能在学信网查到,都能用来报考,但一定要提前确认目标学校是否接受!
二、年龄限制,现在基本放开了
以前考研有年龄卡在40岁的说法,但2014年后政策调整,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不限年龄。不过个别特殊专业(比如军事类、医学专硕)可能有特殊规定,建议提前打电话问招生办。
三、专业限制,别选错方向
1. 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硕,一般要求本科必须是医学类,护理专业想跨考临床可能直接被拒。
2. 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硕)不限本科专业,但法律硕士(非法学)明确要求本科不能是法学专业。
3. 理工科跨考文科,相对容易,但反过来难度就大。比如文科生想考计算机,有些学校会要求补修数学基础课。
四、考试要求,过线只是第一步
1. 初试,每年12月底参加全国统考,不同专业考试科目不同。比如工科考政治、英语、数学加专业课,教育学考政治、英语加两门专业课。
2. 复试,过了国家线和校线后,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包括,
专业课笔试
英语口语面试
综合能力面试(可能会问毕业论文、科研经历)
特别注意,专科生、自考本科等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大概率会被加试,题目通常比统考难,一定要提前准备!
五、材料准备,少一样都报不上名
报名时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
网上报名编号
工作证明(往届生如果在职报考需提供)
部分专业要求作品集、推荐信(比如艺术类)
提醒,9月份预报名前务必准备好所有材料扫描件,尤其是毕业证丢失的同学,抓紧去补办证明!
六、其他隐性要求
1. 政审要求,录取前会审查考生档案,有违法犯罪记录可能被刷。
2. 体检标准,传染病、色盲色弱等可能影响部分专业录取(比如化学、美术)。
3. 学费预算,全日制学费一般每年8000-1.5万,艺术类可能更高,别光顾着考,忘了看学费!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条件符合只是门槛,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热门专业。比如教育学、计算机这些,国家线年年涨。建议早定目标,先查清楚目标学校近3年的报录比和复试线,别让自己的努力白费!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果还有其他具体问题,直接去学校官网查招生简章最靠谱,或者打招生办电话问清楚。早做准备,心里才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