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会计在职读研必看!自考与非全研究生别上当秘诀(附2025学费&院校清单)

在职考研招生网 · 2025-04-16 12:22:52

会计在职读研必看!自考与非全研究生别上当秘诀(附2025学费&院校清单)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会计从业者找我咨询在职读研的事,上周刚帮一朋友算过一笔账,他在县城企业做会计主管,自考本科+非全MPAcc读下来总共花了6.3万,比前年涨了20%。今天就给研友们儿掰扯清楚会计专业在职读研的5条铁律,特别是想拿硕士学位的,建议先收藏再看。

第一条铁律,先搞清证书类型再交钱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路子,

1. 自考本科+同等学力申硕(适合基础薄弱的)

2. 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MPAcc为主)

3. 免联考中外合作项目(费用高但省事)

像一同事这种情况,中专毕业先考了会计自考本科,接着报了某财经大学的同等学力申硕,现在每月去省城集中上课两天。这里注意,单证硕士在私企涨薪够用,但要考公考编的建议直接冲非全双证。

第二条铁律,2025年学费警戒线要记牢

根据最新招考信息整理,

院校类型      年均学费区间   推荐人群

重点提醒,某中部省份的211院校从2024年9月起,会计非全学费每年涨了8000元,报名前务必打招生办电话确认。

第三条铁律,上课方式比学校排名更重要

去年有学员踩过的坑,报了某985的MPAcc,结果每月要飞去外省集中上课4天,坚持半年就扛不住了。现在靠谱的授课方式主要有三种,

周末线下+线上直播(适合本地就读)

寒暑假集中授课(适合异地考生)

纯线上+期末考(疫情后新增模式)

建议优先选本省有教学点的院校,比如东北地区的考生可以看看吉林某高校在沈阳设的授课点。

第四条铁律,这些隐性成本要想透

除了看得见的学费,还有三笔隐形支出,

1. 交通住宿费,异地上课每月要多花2000+

2. 论文指导费,普遍在8000-15000元

3. 答辩延期费,超期每年收3000-5000元

有个取巧的办法,选开通线上答辩的院校,能省下不少差旅费。

第五条铁律,三类人建议慎重考虑

根据带过200+学员的经验,这几类朋友要三思,

公司不给学历补贴的(投入产出比太低)

经常出差的销售岗(很难保证出勤率)

45岁以上的财务总监(不如读EMBA)

如果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主管,或者准备跳槽到上市公司的,这个投入绝对值得。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我去年带的学员小王,专科毕业在代账公司工作,用2年时间先拿下自考本科,接着考上某省属高校的非全MPAcc,今年跳槽到地产公司当财务经理,月薪直接从6千涨到1万2。关键是要做好三年规划,别指望短期见效。

下期预告,《会计硕士报考避雷,这些院校明年取消非全招生》

会计在职读研必看!自考与非全研究生避坑指南(附2025学费&院校清单)

会计硕士报考避雷,这些院校明年取消非全招生

"非全会计硕士还能报吗?"不少同学发现,部分热门院校的招生简章悄悄撤下了非全日制会计硕士项目。笔者从多方渠道核实,2025年至少有12所高校确定取消非全会计硕士招生,其中包括3所985院校和5所211高校。准备在职读研的朋友们要注意了!

一、停招院校特征盘点

1. 北上广成重灾区,某财经类211高校招生办老师透露,北京地区停招比例最高,上海、广州、成都紧随其后

2. 双一流院校集中调整,头部院校更倾向保障全日制生源质量,某985高校官网已明确标注"会计硕士(非全)自2024年9月起停止招生"

3. 新增专业挤占名额,部分院校将招生计划转向大数据会计、智能财务等新方向

二、3招避开报考陷阱

1. 查证最新简章,别只看往年信息!重点关注院校研招网7-9月公告,某高校去年9月临时修改简章导致百名考生措手不及

2. 直接电话确认,招生办电话别怕打!建议每周三下午拨打(避开周一高峰),记录接听人员工号以备核对

3. 关注调剂风向,往年接收调剂生的院校今年可能停招,某双非院校去年调剂录取35人,今年直接取消该专业

三、替代方案这样选

遇到心仪院校停招别慌张,可以尝试,

1. 转报审计硕士,考试科目相近,某211高校审计非全扩招40%

2. 考虑异地办学,部分高校在周边城市设教学点,如西南某高校在重庆增设授课点

3. 把握对了窗口期,南京某高校明确"2024年为对了一年非全招生",这类院校竞争可能更激烈

我强调一点,已开始复习的同学注意,7月15日前务必再次确认目标院校招生动态。去年有考生复习半年,临报名发现专业取消,被迫更换备考科目。建议准备2-3所备选院校,重点关注近三年招生稳定的学校,例如中部某师范院校已连续6年维持非全会计硕士招生规模。

展开全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