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联考国际硕士并不像国内研究生那样分学硕和专硕。
国内的学硕专硕主要按培养方向划分,一个偏学术研究,一个偏实践应用。
但国际硕士的分类逻辑更简单,主要看课程是偏实践还是偏研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授课型硕士,另一种是研究型硕士,和国内的学硕专硕不是一回事。
授课型硕士更适合想提升职场技能的朋友。
这类课程以课堂学习为主,安排了大量案例分析、行业实训和小组项目,比如学金融会练投融资模拟,学管理会做企业运营方案。
学制大多1到1.5年,读完就能直接用在工作中。
咱们常听说的MBA、金融管理、教育管理这些专业,基本都属于授课型,招生名额多,申请也更灵活,适合企业白领、教师这些想边工作边提升的在职人士。
研究型硕士则更侧重学术能力培养,有点像“迷你博士阶段”。
课程里会安排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和论文写作,考核主要靠一篇几万字的原创论文。
这类专业多集中在理科、社科理论等领域,比如材料科学、社会学研究等,适合以后想读博或进科研机构的人。
不过这类专业名额相对少,申请时还要提交研究计划,对学术背景要求更高,在职人士选择的比例不算高。
要说名额最多的专业,商科和教育类常年排在前列。
商科里的工商管理(MBA)、金融管理最热门,几乎所有开设免联考项目的国际院校都有这些专业。
比如法国克莱蒙商学院的金融管理硕士,每年招满40人左右;
瑞士商学院的MBA项目不仅有全英文班,还专门设了中文翻译席位,就是因为报名的人太多。
这些专业课程,设计贴近,职场需求,像企业方法计划、财务数据分析,这些内容,学完就能,用在管理岗位上,所以,企业高管、部门负责人,申请得最多。
教育类专业,名额也很充足,尤其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机构管理者报考。
天津师范大学和韩国世翰大学,合作的教育行政学硕士,每年,招30人左右;
法国克莱蒙商学院,还开了教育管理方向,专门培养,学校校长、教育集团高管。
这类专业,会讲教学评估体系、教育政策分析,还有,校园管理案例,实用性很强,加上教师群体,提升学历的需求稳定,所以名额,一直比较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