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必须参加?2025年考生必看真相
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必须预报名么?“懂行的人”给你说透!
好多同学私信问我:“考全日制研究生非得预报名吗?直接正式报名行不行?” 作为一个陪跑考研5年的“老油条”,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扯清楚,顺便给你点实用建议!
一、预报名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抢坑位”
每年9月底那几天(比如2025年预计是9月24日-27日),研招网会开放预报名系统。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考生“提前占座”:
✅ 应届生专属福利:主要面向大四在校生(部分省份往届生也能报)
✅ 提前填信息:把个人信息、报考学校、专业方向先录进系统
✅ 生成报名号:拿到这个号才算占位成功
关键提示:预报名信息提交后,如果没大问题,正式报名(10月份)时可以直接用,不用重填!
二、不预报名行不行?官方说可以,但老司机劝你千万别!
研招网明文规定:预报名不是强制流程,等到10月正式报名再操作完全合规。但是!听我一句劝:
⚠️ 血泪教训1:热门院校专业“手慢无”!
比如计算机、教育学、金融专硕这些卷王专业,很多考点位置有限。去年某985考点开放2小时就满员,没预报名的考生只能跨市考试。
⚠️ 血泪教训2:系统崩溃是常态!
10月正式报名头几天,研招网必崩!去年首日卡到验证码都刷不出来,急哭一堆人。预报名人少,流程顺滑10分钟搞定。
三、预报名超详细操作诀窍(2025版预测)
Step1:注册学信网账号(没账号的现在就去!)
Step2:9月下旬蹲点进研招网
▶️ 填个人信息:身份证、学生证、联系方式(确保用到明年6月)
▶️ 选报考单位:全日制打钩!非全、在职别选错!
▶️ 选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单独考试、MBA联考等特殊通道别乱选)
▶️ 上传照片:白底证件照!别用自拍,审核会卡!
Step3:生成9位报名号+网上缴费(缴费成功才算占座!)
四、这3类人必须参加预报名
1️⃣ 目标热门院校/专业的考生:尤其师范类、医学类院校,考点秒光不是传说
2️⃣ 异地考试党:想在本科学校所在地考试?预报名能锁定本地考点
3️⃣ 拖延症晚期患者:与其10月手忙脚乱,不如9月一次搞定
五、预报名常见坑点避雷
❌ 坑1:专业代码看花眼
全日制学硕/专硕代码不同!比如金融专硕是0251,学硕是0202,填错直接失考资格!
❌ 坑2:报考点选错
应届生原则上选本科高校所在地,往届生选户籍/工作地(需社保证明)
❌ 坑3:学历校验失败
提前用学信网账号做学历认证,海外学历要上传教育部认证报告
最后说句大实话:
预报名就是给你多一次“后悔机会”——填完发现信息有误,10月正式报名还能修改。要是等到正式报名才操作,出错可能直接耽误考试!所以哈,别嫌麻烦,9月底定个闹钟,20分钟解决战斗,安心复习更实在!
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操作全流程图文详解
别以为预报名只是"演练",它可是实打实的抢考位大战!尤其热门院校专业,开放当天服务器分分钟挤爆。去年我室友蹲到凌晨3点才提交成功,而犹豫的同学早上8点登录,心仪考点已显示"名额已满"。预报名的信息=正式报名信息,填完生成报名号、完成缴费,你的考位才算真正锁定!
二、超详细预报名操作流程(附真实界面指引)
(电脑端操作更稳!手机容易卡顿)
1. 注册/登录学信网账号
打开"研招网"(认准官网域名:https://yz.chsi.com.cn/),点击右侧"统考网报"。
已有学信网账号(本科做过学历认证的都有)直接登录。密码忘了?现在立刻找回! 别等报名时干着急。
首次使用?用身份证/手机号注册,牢记密码!(建议浏览器保存)
2. 进入"网上报名"
登录后点击"网上报名",仔细阅读《报名须知》后点击"确定"。
3. 填写考生信息(个人信息、学籍学历等)
时间点: 预报名系统开放前1-2天通常会提前开通填写考生信息功能(关注研招网公告!)。强烈建议提前填好这部分! 能极大减轻正式报名当天的压力。
关键步骤:
学籍学历: 应届生选"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系统会自动验证学籍。验证不通过?立刻联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
基本信息: 姓名拼音别乱填,按护照格式(如Zhang San),户口本上有曾用名必须填。
户籍档案: 应届生档案一般在本科学校;往届生档案在哪?人才市场?单位?不确定现在就去查! 地址精确到门牌号。
家庭主要成员: 至少填一位,写父母或配偶,职务写"务工/务农/退休"都行。
学习工作经历: 应届生从高中写起;往届生有工作经历如实填写,"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往届且无工作填"无"。
奖惩情况: 挂科补考过了不用写!处分没进档案也不用写。有重大奖项或专利可以写,没有就填"无"。
联系方式: 地址写明年6月还能收到通知书的地址! 手机号用到明年录取结束,别换号!邮箱常用。
4. 填写报考信息(核心!决定你考哪里考什么)
预报名开启当天(通常是9月24日-27日)才能操作这部分。
关键步骤:
报考单位: 你的目标院校。千万看清是不是你要考的学校名字!
考试方式: 大多数人选"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等选对应专项。不确定?看招生简章!
专项计划: 非"退役大学生"、"少干"等专项考生,选"无"。
报考类别:
非定向: 毕业自己找工作(绝大多数人选这个)。
定向: 已有工作单位且毕业后回原单位(需单位盖章签定向协议)。
报考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提前查好目标专业代码! 同一个专业不同方向考试科目可能不同,看准再选。研究方向录取后可能调整,但考试科目不能错!
学习方式: 选"全日制"。
考试科目: 系统根据你选的专业自动显示,务必核对是否与招生简章一致!
报考点(在哪里考试):
应届本科毕业生: 通常选本科院校所在地的考点。想回家考?看户籍所在地考点公告是否接收。
往届生/其他考生: 严格看报考点公告! 一般要求户籍地或工作地(需提供社保/居住证)。抢考点拼手速! 本地没名额可能要去外地考。
5. 仔细核对!仔细核对!仔细核对!
所有信息填完会生成一张完整的报名信息表。一个字一个字检查! 重点看: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考试科目、报考点。
6. 生成报名号 + 缴费!
确认无误提交,系统生成9位数字报名号。截图!拍照!备忘录存好! 这是凭证。
立即网上缴费! 显示"缴费成功"才算报名完成。只生成报名号没缴费=没报上! 各地费用不同(100-200元居多),支付方式多样。
三、预报名“躲坑”攻略(血泪经验)
浏览器: 认准Chrome、Edge、Firefox。别用IE!别用360!卡死别怪我没说。
信息提前填: 考生信息部分开放就填好,别等正式报名挤一起。
报考点公告必读: 研招网首页"网报公告"选省市招办+目标报考点公告,看接收考生范围和要求! 别想当然。
专业代码是唯一: 别光看专业名字像就选,代码不对全白费。去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最新招生专业目录。
缴费成功才算数: 报名号不是护身符,钱交出去才安心。
报名信息可修改: 报名期间(10月25日前),除"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不可直接修改外(需取消报名重新报),其他信息可修改。关键信息填错?果断取消当前报名,重新填报缴费,生成新报名号。 原报名费会退(时间较长)。
下载报名信息表: 系统关闭前,下载PDF备份。现场确认/网上确认要用。
留意网上/现场确认: 报名成功只是第一步!11月初还有确认环节(上传照片、审核材料),错过确认=报名无效!
四、常见问题快问快答
Q:预报名必须参加吗?
A:不是必须。但建议能报就报,尤其热门地区考生,早报早占考位,还能熟悉流程。
Q:预报名报了,正式报名还要报吗?
A:不用! 预报名信息有效。如果信息无误且缴费成功,正式报名期间检查+确认即可。
Q:报名号忘了怎么办?
A:登录研招网,进入"网上报名"系统,点击"查询报名号",按提示操作可找回。
Q:缴费后显示未成功?
A:首先确认银行卡扣款成功。稍等几小时或第二天再登录查看状态。切勿重复缴费! 确实扣款未成功可联系研招网客服或支付平台。
Q:报考点满了怎么办?
A:密切关注省市招办通知,看是否会新增考点或协调。实在不行,只能选择同省其他符合条件的报考点。
最后一步:缴费成功+生成报名号+下载信息表备份,这三样齐活,预报名才算稳稳拿下!接下来就安心复习,坐等11月初的网上确认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