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考研必看:社科院等5所院校招生新变化,附MBA/MPA报考秘诀
跟几位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在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尤其是社科院、中国政法这些名校,今年确实有不少新调整。就拿我表弟来说吧,他去年报了某985的MEM专业,结果发现学费涨了2万,考试科目还增加了管理案例分析。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给准备报考的朋友提个醒。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中国社科院MBA学费从18.8万涨到21万,不过有个好消息——新增了分期付款政策。隔壁的人大EMBA倒是保持36.8万没变,但取消了往年的考前辅导班。这里要特别注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从今年开始,MPAcc专业要求必须有3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才能报考。
咨询量最大的专业前五名是:
1. 北师大的应用心理硕士(MAP)
2. 对外经贸的国际商务硕士
3. 中国政法的法律硕士
4. 央财的金融硕士
5. 清华的MEM
别忘了准备报MPA的朋友,现在超过70%的院校都增加了政策分析笔试环节。上周有位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学员跟我说,他每天下班后要花2小时练习公文写作,这个新加的考试内容确实需要提前准备。
关于同等学力申硕,今年出现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所有院校都要求提供近3年的工作业绩证明,二是申硕考试新增了线上答辩环节。不过也有利好消息,像南开大学等5所院校开放了企业管理、教育学等专业的跨专业申请。
给在职考生的三个实用建议:
1. 避开3-4月的集中报名期,选择5月或9月批次录取率更高
2. 提前准备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有些国企审批流程长达1个月
3. 关注目标院校的提前面试,像同济大学的MEM提前面试占比40%分数
说到免联考项目,目前有7所中外合办院校的MBA/EMBA值得关注。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中美合作项目,毕业能拿双证且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但要注意这些项目对英语要求较高,去年有位学员雅思6.5分还被要求加修语言课程。
亲情提示大家,现在有些机构声称"“抱过”"的研修班千万别信。上周刚曝出某机构伪造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证书,被查出后学员钱证两空。正规的非全研究生录取,在学信网都能查到学籍信息,这个一定要自己确认清楚。
研究所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与奖学金政策捋清
不少上班族想通过读研提升自己,但一听到"学费"俩字就犯怵。今天咱们就唠唠研究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真实花费和"回血"方法,看完你可能会发现:读研这事,真没想象中那么烧钱!
一、学费到底要花多少?
先说大实话:不同研究所、不同专业,学费确实有差别。但跟全日制相比,非全的学费总体在可接受范围。理工类专业普遍在2.5-4万/年,人文社科类多在1.8-3万/年。比如某知名材料研究所的非全硕士,三年总费用约8万;而某经济类研究所的金融专硕,两年下来7万左右。
这里有个小窍门:研究所的学费普遍比高校便宜15%-30%。因为他们很多是事业单位性质,培养成本控制得比较好。建议多关注中科院下属各研究所和地方重点研究院的招生简章,经常能淘到性价比高的项目。
二、这些钱花得值不值?
别光看数字,得算笔明白账。非全研究生上课多在周末或集中授课,不影响正常工作收入。假设你月薪8000,读研期间工资照拿,三年下来总收入28.8万。扣除8万学费,净赚20万还白得个硕士文凭。这笔买卖,可比辞职读全日制划算多了。
再说隐形福利:很多单位对在职读研有补贴政策。比如某央企规定,员工取得硕士学历后,每月工资上调500元,三年累计补贴1.8万。还有些研究所会为合作单位的委培生减免部分学费,这些都要提前打听清楚。
三、奖学金不是全日制专属
别被固有观念骗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所给非全学生开绿灯:
1. 入学奖学金:初试成绩前10%的新生,能拿到5000-10000元不等的"开门红"
2. 科研补助:跟着导师做项目,每月能领800-1500元的劳务费
3. 成果奖励:发篇核心期刊论文,研究所可能奖励3000元
4. 企业奖学金:像华为、腾讯这些大厂,在某些对口研究所设专项奖金
某自动化所的学生跟我透露,他们那的非全生通过参与横向课题,一年最多能拿到2万多补贴,直接cover掉全年学费。
四、省钱有妙招
会过日子的同学都在用这些方法:
教材别急着买新的,找师兄师姐收二手,能省三分之二
跨城上课的同学,可以拼车或申请所里的临时宿舍
多参加学术会议,很多所里报销差旅费还能蹭专家交流
利用好电子资源,所里的数据库比知网还全,省下查资料的钱
五、这些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Q:学费能分期付吗?
A:九成以上的研究所支持按学年缴费,有的还能申请缓交半年
Q:助学贷款能办吗?
A:部分研究所与合作银行有教育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2个百分点
Q:中途退学能退费吗?
A:开学三个月内申请退学能退70%,超过半年一般不退
Q:寒暑假上课管住宿吗?
A:集中授课期间,很多所里会提供免费宿舍,记得提前申请
说到底,读非全研究生就像投资理财——前期投入是必要的,但选对方法就能降低风险。关键要结合自身工作规划,选那些应用性强、与岗位契合的专业。比如做软件开发的选人工智能方向,金融从业者考虑量化投资专业,这样既能学以致用,又能让单位看到你的成长潜力。
学费明细哪里查?最靠谱的是各研究所官网的"招生就业"板块,或者直接打招生办电话。现在很多所还开通了抖音号、视频号,定期直播讲解政策,有问题可以直接弹幕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