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艺术硕士报考诀窍:这四类人最适合读非全,附学费清单
收到很多艺术从业者的咨询:"工作五年了想提升学历,非全日制艺术硕士值得读吗?"作为“懂行的人”,我整理了最新报考信息,说点大实话。
先看适合人群:
1. 中小学美术老师:评职称加薪刚需,寒暑假上课不耽误工作
2. 美术馆/画廊从业者:业内公认央美、国美等院校的MFA证书含金量高
3. 设计公司主创:很多甲方单位要求项目负责人有硕士学历
4. 自由艺术家:需要院校资源扩大朋友圈子,部分院校接受作品集代替论文
报考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学费跨度大:普通院校3-5万/年,985院校普遍8-12万/年(比如清华美院12.8万全程)
上课方式灵活:多数采用"周末班+寒暑假集中授课",外地生可选网络直播课
毕业难度:核心期刊发表不是硬指标,但需完成毕业创作+3万字理论阐述
别忘了2024年考生:
1. 新增5所院校接受同等学力申硕(包括四川美术学院)
2. 非全与全日制采用统一考试,但分数线低15-20分
3. 部分院校实行"预报名审核制",需提前6个月提交作品集
建议备考策略:
三月前确定3所目标院校(分冲刺、稳妥、保底三个层级)
五月前准备好作品集(包含3-5个系列作品)
九月关注研招网报名,记得勾选"非全日制"选项
艺术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最新盘懂
不少朋友在问艺术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儿,特别是今年招生政策有没有新变化。我特意翻了各大院校的最新简章,给大家拎出些重点,咱用大白话聊聊怎么报、怎么考、值不值。
一、报名门槛有讲究
今年大部分学校要求本科毕业满2年,专科毕业得满5年。注意!部分院校新增了“相关领域工作证明”这条,比如从事过美术教育、设计行业的人优先。有些朋友问“自考本科能报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学信网可查,一样有资格。
二、考试内容更重实操
笔试还是政治、英语加专业课老三样,但面试变化挺大。某美院的考题里出现了“现场创作构思阐述”,要求考生对着评委边画草图边讲解。建议平时多练即兴表达,别光闷头搞创作。
三、上课时间灵活了
周末班还是主流,但新增了“学期集中授课”模式。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推出暑假连上两周、寒假连上十天的安排,外地学员住校学习,适合经常出差的朋友。不过要提前和单位协调好时间。
四、学费别光看数字
艺术类普遍每年2万到5万不等,注意三个隐藏成本:1.材料费(雕塑、油画专业自己得买耗材)2.考察写生交通费 3.毕业作品展装裱费。有的学校提供工作室补贴,报名前要打听清楚。
五、哪些人适合读
1.中小学美术老师评职称
2.文化馆、美术馆在职人员
3.想转行做策展或艺术管理的跨界人士
4.家族艺术机构接班人系统补理论
有个案例挺典型:做平面设计的小王,工作五年后读了非全,毕业论文直接用了公司的品牌升级项目,答辩时带着甲方老板一起去,后来还促成了长期合作。
六、备考小窍门
1.关注目标院校教授的最新论文,面试很可能问到
2.准备作品集别求多,5-8个成系列的作品比堆砌几十张强
3.英语复习抓高频词汇,艺术类常考文艺复兴、现代主义相关术语
4.提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但可以看看他们指导的往届毕设方向
亲情提示大家,各校具体细则差异挺大。比如中央美院要求交3分钟创作过程视频,清华美院新增了艺术史限时答题环节。一定要把三年的招生简章对比着看,别光盯着今年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