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职考研招生网 同等学力

在职读研必看!同等学力申硕最全别上当攻略(附985院校最新学费表)

在职考研招生网 · 2025-05-18 09:59:05

在职读研必看!同等学力申硕最全别上当攻略(附985院校最新学费表)

三年报考同等学力申硕的人数翻了两番,但真正能拿到学位证的却不到六成。作为带过500+学员的在职教育咨询师,我发现很多上班族根本不懂这些门道。今天手把手教大家避开那些坑,文末还整理了985高校的最新收费标准,记得看到对了。

先说说这个免联考到底怎么回事。像清华的EMBA、人大的MPA这些热门专业,虽然不用参加12月统考,但入学审核比考试还严格。去年有个做项目经理的学员,拿着10万存款证明去报某985的MEM,结果因为工作证明没写清管理经验被刷了。记住,工作证明一定要具体到项目名称和团队人数!

再说说学费这个重头戏。现在市面上的价格乱得很,我给大家扒几个实价:北师大教育学硕士全程4.8万,社科院MBA要12.6万,但千万别被低价班忽悠。上个月有个学员报了个3万的班,结果发现论文指导还要另交2万。记住,正规院校都是学费打包价,遇到分段收费的赶紧跑!

上课方式现在有讲究了。疫情后很多学校把面授改成了直播+录播,但注意看结业证上的标注。去年有个在银行工作的学员,选的周末班突然改晚上直播,结果因为值班总缺课差点没拿到学分。建议选课的时候白纸黑字写清楚上课时间。

对了说说最要命的论文环节。别信那些"“抱过”"的机构,现在所有学校都用知网查重,连致谢都要查。有个做HR的学员,论文里用了自己公司的案例,结果因为保密协议差点吃官司。记住,开题前一定要让导师把关选题方向。

附:2024年部分985院校收费标准(单位:万元)

北大心理学硕士:6.8(含论文指导)

复旦MAud:11.2(含海外访学)

武大MPAcc:8.5(分两年缴纳)

西交大MEM:9.8(送正版SPSS软件)

相关阅读推荐:

在职读研必看!同等学力申硕最全避坑指南(附985院校最新学费表)

同等学力申硕的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

误区一:“同等学力申硕没啥用,单位不认!”

有些人觉得,同等学力申硕拿的是单证(只有硕士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含金量低,单位根本不认。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为啥是误区:单证确实和全日制双证有区别,但国家政策明文规定,通过正规流程申请的硕士学位,在评职称、升职加薪、考公考编时,和全日制硕士效力一致。很多单位更看重专业能力,学位证就是敲门砖。

应对方法

1. 提前问清楚单位政策:找人事部门确认是否认可单证,别自己瞎猜。

2. 瞄准实际需求:如果为了评职称或跨行业跳槽,单证足够用;如果想换工作方向,可能需要结合工作经验。

误区二:“考试难到离谱,普通人考不过!”

听说要参加全国统考,很多人直接打退堂鼓,觉得“考英语和专业综合?我哪行哈!”

为啥是误区:同等学力统考的难度比考研低不少。英语大概在四级到六级之间,专业综合主要考基础知识,而且很多学校允许4-6年内通过考试即可,压力分散。

应对方法

1. 分阶段复习:每天抽半小时背单词,周末集中看专业资料,细水长流比突击有效。

2. 找真题练手:网上能买到历年考题,熟悉题型和考点,心里有底就不慌。

3. 抱团学习:加个备考群,互相分享资料,还能蹭到学霸笔记。

误区三:“流程太复杂,根本搞不定!”

从报名到答辩,中间要准备材料、考试、写论文……一听头都大了,干脆放弃。

为啥是误区:流程虽然多,但一步步来其实有规律。大部分学校会安排导师指导,材料模板也能直接找教学点要。

应对方法

1. 列个时间表:比如3月报名、5月考试、次年3月开题,按节点拆解任务。

2. 用好学校资源:主动联系负责老师,材料不会填就直接问,别自己闷头折腾。

3. 论文早动手:别等说一千,道一万半年才写,平时工作遇到相关案例就记录下来,后期能省一半力。

误区四:“花钱就能过,找机构包办!”

某些不良机构吹嘘“交钱“抱过””,结果有人被骗了几万块,证没拿到,还耽误时间。

为啥是误区:同等学力申硕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学校官网都能查到流程。所谓““抱过””要么是骗钱,要么后期加收费用。

应对方法

1. 认准正规渠道:直接通过学校官网或授权教学点报名,拒绝“私人代报”。

2. 捂紧钱包:学费按学校规定交,凡是要额外转账的一律拉黑。

3. 自己上点心:考试、论文都得亲自参与,走不了捷径。

误区五:“随便选个专业,反正混个证!”

有人觉得“什么专业好考就选什么”,结果学起来毫无兴趣,半途而废。

为啥是误区:选专业得结合工作和兴趣。比如做财务的选经济学,做教育的选教育学,既能用到实际工作,写论文也容易找案例。

应对方法

1. 先看职业规划:未来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就选相关专业。

2. 别盲目跟风:冷门专业竞争小,比如农业经济、图书馆学,反而更容易通过。

3. 试听课程:很多学校开放试听,先感受下上课内容再决定。

对了说点实在的

同等学力申硕适合那些工作忙但想提升自己的人。关键是别轻信谣言,自己多做功课。报名前多问几家学校,对比学费和开课方式;备考时踏实复习,别总想走偏门。遇到问题直接找学校老师,比网上瞎搜靠谱多了。

展开全部
相关文章